春节将至,家家户户都要走亲访友,送上新年祝福。而在问候问候中,孩子能不能得体?
有些孩子见到陌生人,不想主动打招呼,躲在父母身后。有些孩子说话非常不恰当。“妈,这大叔好丑!”“阿姨,你好胖!”.....孩子的话虽然肆无忌惮,但对方听了还是不好意思,什么都不说真的很不愉快。
儿童言语表达的教育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家长不妨顺势而为,抓住节日期间走亲访友的机会,把孩子说错话的尴尬变成一个关于礼貌和情商的教育机会。那么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孩子出现上述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孩子不愿意叫人,这往往被父母认为是不礼貌的。礼貌是建立在日常学习和培养的基础上的,就孩子的身心发展而言,也与孩子的自我意识有关。3岁左右的孩子逐渐有了自我意识,就是有喜欢的不喜欢做的事,也有喜欢的不喜欢的人。然后自然要避开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在这里,父母的态度很重要——如果孩子不叫人,父母会教育孩子自己做错了,不礼貌,然后孩子会联想到“妈妈不满意”“我是个不礼貌的孩子”等感受和想法。当这种不好的经历重复出现时,孩子会避免打电话给人,妈妈也会一直不满意。
【/h/】其实父母不妨在合适的时候提醒他们,比如可以提前跟孩子打个招呼,“等你以后见到爷爷奶奶,这就说明我们是来给你父母拜年的。爷爷奶奶也会很开心,觉得你是个有礼貌的孩子。这其实和去幼儿园问候老师和孩子是一样的。”
【/h/】如果你的孩子总是很害羞,不愿意打电话给人,你可以试着在工作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激励孩子。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扮演角色,注意游戏中问候人的礼貌行为。或者在绘本阅读中,注意小动物之间问候的礼貌行为,及时告诉孩子也可以。
【/h/】但是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打电话问候,父母应该尊重和接受孩子现在的状态。不要强求,让孩子做点什么。强迫性的要求会让孩子感受到问候别人的压力和情绪。
【/h/】其次,孩子说话不分青红皂白,经常被家长认为不讲道理。但是,孩子的率直程度与他自身言语发展阶段的特点有关。4岁左右是儿童言语表达由外向内的过渡阶段。也就是说,在4岁之前,孩子的言语表达是情境性的,即说所见所想,不会有太多的心理活动。他们不会觉得,“我觉得这个大叔有点丑,但是如果我直接说出来,他可能会不高兴。”内部言语的发展就是思考4岁以后说这句话会不会得罪人。
【/h/】那么,在这样的社交场合,父母如何抓住机会启发和引导孩子恰当表达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学习:
不要再强化类似的言语行为,让孩子承担说错话的责任。孩子通常不知道自己无所畏惧的言语代表着什么,只根据成年人的行为反应来决定是否要延续之前的行为。成年人对孩子的“孩子的话”往往会有过渡性的反应,比如大笑,让孩子多说话。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行为很有趣,对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很有用,也会增加使用类似词语的频率。
【/h/】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及时把孩子拉到一边,用正式的语气告诉孩子刚才说的不对,教孩子换个思路。“如果别人说你这样,你会怎么想?”让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话会给别人带来什么负面的感受和伤害。孩子可以主动道歉,妈妈在孩子背后默默支持,告诉孩子错误是可以改正的,承担责任还是好孩子。
训练孩子学会赞美别人。这一点的培养需要家长在日常教育中的积累和引导。如果一个人有能力用温柔对待别人,那他一定被温柔对待过。父母希望孩子赞美别人。首先,他们需要学会赞美自己的孩子和伴侣。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十个笼统的词“你真棒!”比不上一个具体的赞。“今天你给我爸倒水,给我妈扔果皮垃圾。你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这样具体的表扬,会让孩子用具体积极的话把自己联系起来。在赞美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也会从生活事件中看到别人的闪光点,逐渐学会赞美别人。
父母应该为他们的孩子树立好榜样。尽量避免抱怨工作或者生活,在孩子面前说坏话或者骂人。
【/h/】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父母总是提醒自己。你想让你的孩子做什么,你需要先做。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表现良好和慷慨,你不能在一夜之间给教会带来惊喜。情商高,素质高,全靠父母平日以身作则。
标题:(教育问答)孩子怕生、说话没礼貌? 又到了比拼家教的时候了!
地址:http://www.dytyjr.com/new/2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