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挫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事业和生活的幸福。如今,青少年经常自残自杀,这告诉我们,挫折教育在中国势在必行。

总有一些社会悲剧,让人觉得很悲哀。

不久前,一名10岁少女服毒自杀,留下3分25秒的告别视频和两页手写的遗书。

【/h/】女生提到自杀的真正原因是两个同学和自己关系不好,让她很难过。

【/h/】湖南省沅江三中的罗某,一直都是尖子生,但是班主任和他讨论作业,因为观点不同发生了争执。罗某无法接受老师的建议。他一气之下,把一把刀子插在班主任的脖子上,老师因失血过多当场死亡。

【/h/】电视剧《急诊医生》中,一个12岁的女孩因为母亲的指责,竟然喝了半瓶百草枯。

【/h/】虽然获救,但农药毒性太强,导致她内脏慢慢纤维化。她的生命只有最后一个月。她的父母伤心欲绝,后悔莫及,但新鲜的生活再也回不来了。

许多父母为他们的孩子伤透了心。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他们不想看到这样的悲剧。

但这是谁的错?

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父母太溺爱孩子,社会太注重应试教育。繁重的作业,令人眼花缭乱的兴趣班,家长之间的攀比,都压在孩子身上。

但是很多社会专家说:

“中国青少年最缺乏挫折教育。很多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都会抑郁、消沉,甚至形成畸形的人格,走向极端。”

这是类似悲剧的主要原因。

挫折教育的手段:

让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遭受挫折,了解挫折的意义,从而激发其潜能;挫折教育不是单纯的吃苦,它的目的是学会面对困难,克服挫折,建立自信和乐观,培养挫折承受力。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不一定是孩子的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

聪明的父母应该懂得让孩子“受苦”,接触完整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正确的挫折观。

挫折教育在许多发达国家实施已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方法值得借鉴。

瑞士的挫折教育:培养自力更生的能力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是父母从来不让孩子享受这种特权,他们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h/】初中毕业后,15、16岁的女生会在别人家当一年女佣,上午上班,下午上学。男生也要在一定年龄参加劳动,锻炼自己独立工作和生存的能力,避免长大后无法独立生活。

【/h/】相比之下,很多中国父母基本上为孩子做一切,尤其是很多独生子女,从小在蜜罐里长大,总是张嘴要吃的,伸手要穿的。

【/h/】很多父母会给孩子安排工作,给孩子准备婚房和婚车,甚至会给孩子安排婚姻;更夸张的是,有些父母还承担孙子孙女的教育费用。

所以,中国很多年轻人到了30岁还是不折不扣的啃老族。

在电视剧《欢乐颂》中,范的哥哥因为父母的溺爱,失去了独立的能力。四十岁没有稳定的工作,经常骗父母的养老金。他还让妹妹给他买房,安心养儿子。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没有独立精神的人很难有合作精神,这会影响他的婚姻、工作和幸福生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合作能力都是从家庭开始的。”

所以,父母的引导尤为关键。

日本挫折教育:让孩子吃零食

【/h/】在日本,一些家庭采用“挫折教育”的手段,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他们深信“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教育哲学。

每年冬天,他们让孩子在雪地里赤身裸体地爬行;天寒地冻,北风呼啸。很多孩子嘴唇冻得发紫,浑身发抖,而父母却站在一边不理他们。

【/h/】古代日本武士早上四点起床练武练剑,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都会坚持。

【/h/】日本倡导“穷留学”,让大城市的学生在偏远山区和乡村接受艰苦生活训练。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和毅力。

【/h/】但是在中国,很多父母都不愿意让孩子吃苦,总是小心翼翼的保护孩子。

我的邻居萧宁在幼儿园时死于车祸。为了弥补幼小心灵所受的创伤,家人整天围着她,一点也不让她受。

【/h/】我爸还特意叮嘱老师要注意她的成长。老师们也对她的不幸深表同情。他们几乎都夸她,从来不敢直接批评她;班里的任何活动,只要她愿意,让她参加,哪怕没有选举,让她当选中队长。

【/h/】虽然童年的不幸给她带来了一些伤害,但是身边人的过度爱给她以后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慢慢的,萧宁受不了任何挫折和委屈,会因为老师挑剔的眼光而终日郁郁寡欢;因为没有给她机会而苦恼;因为同学的无心之言,我还是很担心;即使因为父亲的批评,他也会大惊小怪,甚至跳楼。

【/h/】她已经失去了吃苦和挫折的能力,脾气也越来越暴躁,极易发展成暴力型人格。

暴躁性格的主要特征是:

【/h/】情绪不稳定,缺乏冲动控制,往往伴随着人际关系上的障碍,表现为对周围人的敌视态度和苦涩的性格。

过度保护是孩子生活的绊脚石,因为进入社会后会遇到更多不公平的人和事,别人没有义务迁就她。

只有吃苦了,才能做大师。只有停止溺爱,适当让孩子认识并接受生活的困难,才能养成健康的人格。

美国挫折教育:认识劳动的价值

【/h/】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专门规定学生必须独立谋生一周才能毕业。

美国中学生的口号是:“花钱自己赚。”

再有钱的家庭,孩子12岁以后都要为家里做家务,比如割草,送报纸。美国父母常说,只要有利于培养孩子谋生的能力,让他们多受点苦是值得的。

【/h/】我们经常喊“光荣劳动”的口号,但很多父母从小不让孩子参加劳动,哪怕从来不做轻家务,怕累死孩子。

很多人出来工作后不知道怎么洗衣服做饭。他们动手能力很差,没有父母几乎活不好。

【/h/】所以,出来工作后,经常会碰上钉子,遇到挫折。如果意志力很强,可以慢慢适应。意志力不足,就听父母的话,回老家做父母安排的工作;我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上依赖父母。

曾国藩说:

“判断一个家庭的兴衰,也就是他们的后代是否做家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辛苦的工作和劳动习惯会影响人一辈子。”

【/h/】知道劳动的价值很重要,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家庭的氛围。因此,中国父母应该更加重视劳动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德国的挫折教育:注重培养责任感

德国父母从不照顾孩子。他们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让孩子尽快学会独立。

【/h/】简单来说,一岁的时候,父母会用奶瓶鼓励自己喝牛奶,喝完之后,父母也会感谢孩子,表扬孩子。

【/h/】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长,父母会引导他们去完成一些更困难的事情。这样,当他们进入社会时,就不会成为低能量的“废物”。

不仅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法律也有这样的要求。德国法律规定,孩子到了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为全家擦鞋。

德国人常说,父母的首要责任是让孩子知道,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还是要靠自己,靠自力更生,靠自强,对自己负责。人生总有考验,不要把挫折归咎于命运和别人。

【/h/】然而,中国父母从小就忽视了责任意识的培养,这是我们迫切需要弥补和改善的教育缺失。

有一次,我在小区里看到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男孩。他太激动了,在小区里跑来跑去,不小心摔倒了。

小家伙没哭,他妈妈冲了过来。首先,她用脚踩在地板上安慰他。然后她就开始骂地板,说:“该死的地板,掉在我儿子身上了。”

最后,我还教了儿子几次踩地板...

【/h/】小孩子摔跤很正常,但这种处理方式是推卸责任,把错误强加在地板上,剥夺了他们变相承担责任的能力。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养成一种没有责任感,承受不了挫折,养成一种埋怨别人的性格。

这样的孩子怎么会赢?

【/h/】但是德国妈妈不主动帮助孩子,而是鼓励孩子独立站起来,然后说摔跤是她们的责任,和地板无关,让孩子摸地板道歉。最后,母亲会给孩子们竖起大拇指以示奖励。

【/h/】中国父母太宠孩子,总想让孩子赢,却忘了输是人生常态,学会承担输的责任才是赢的可能。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中国国情特殊。很多孩子从小被爷爷奶奶带大。老人在这方面更容易溺爱孩子,忽视孩子的教育。家长要多加注意。他们千万不要当店主,把孩子交给父母就行了。

俗话说,“人生总是不快乐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只强调“赢”而避免“输”,才是孩子最大的损失。聪明的父母更应该注意教孩子如何面对“失去”。

卢梭说过:

人们只想着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是不够的。他们应该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忍受命运的打击,如何无视奢侈和贫穷,如何在贫穷和邪恶的地方生存。

【/h/】现在,受挫能力已经成为培养孩子意志力和品德的重中之重,这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学业、事业和生活的幸福。

给孩子独立,让孩子学会依靠自己;给孩子信心,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给孩子自我提升,让他们学会克服挫折。

输比赢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珍贵,聪明的父母要懂得教孩子如何“输”。

标题:(教育问答)挫折教育势在必行,中国家长都应该好好看看!

地址:http://www.dytyjr.com/new/2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