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可能会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让父母感到头痛和无奈。比如有的孩子冲动易怒,爱打人。有些孩子胆小怕事,见到陌生人就哭。有些孩子挑食,不喜欢吃东西...
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是先天不足还是教育不当?从儿童心理学家的角度来看,事实证明,儿童的这些不良行为通常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否则会带来无穷的伤害。小游专门整理了宝宝常见的9种不良习惯,分析了可能隐藏的心理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科学手段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
过度吸手指
1岁以下的婴儿吮吸手指是正常的,因为婴儿是通过嘴来认识世界的。对于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宝宝来说,手指并不是自己身体的器官,而是和其他外界的东西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所谓的自我分化。
【/h/】随着大脑发育的改善,大部分宝宝会逐渐改变吸指行为。然而,一些较大的婴儿经常吮吸手指或脚趾,尤其是拇指。严重的话,不吮手指连觉都睡不着。过度吮吸导致拇指变形。这种情况是心理问题。比如他遭受了很大的心理创伤,吮吸手指可以让他感到放松,起到抚慰的作用。
【/h/】对于有这种现象的宝宝的家长,可以采用分散宝宝注意力的干预技巧。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和他们交谈,让孩子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问题,找出自己的心理问题。另外,可以多和孩子一起玩,比如和孩子玩游戏,玩孩子喜欢的玩具来分散注意力。或者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点小事,增加手部活动,慢慢纠正吃手指的习惯。
喜欢撕皮肤咬指甲
【/h/】有些孩子太爱咬指甲了,把甲床撕了,或者指尖咬出血来,知道咬指甲不对劲就控制不住了。有些孩子也喜欢撕手皮。他们看到一点皮就会撕。孩子爱咬指甲,可能是因为缺乏微量元素等生理原因,但更多的是心理原因,包括父母缺乏关爱、家庭关系不和谐、孩子抑郁情绪紧张、父母期望过高或学习压力大等。
【/h/】对于有这种现象的宝宝的家长,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他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快乐的游戏,去户外,这对减少他们的焦虑和纠正咬指甲有好处。千万不要斥责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寻找孩子心理焦虑的原因,积极引导孩子改正咬指甲的行为,比如订立亲子合同,逐步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除了心理治疗,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减少皮肤脱皮,有利于减少孩子流泪的机会。
易怒且容易发脾气
【/h/】虽然有些宝宝确实会因为先天神经系统反应而冲动易怒,但大部分脾气大的孩子都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有关。有些孩子很容易冲动和易怒。如果他们不同意他的愿望,他们就会发脾气。他们非常好斗,经常伴有暴力行为。有些家长认为这只是孩子的天性,或者是情商低的表现,但很多时候孩子的表现是因为心理问题。
【/h/】对于有这种现象的宝宝的家长,如果孩子发脾气,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在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他们可以暂时隔离在一个单调的地方,冷静几分钟,同时避免任何人安抚他。这种方法对于脾气暴躁、容易发脾气的孩子相对有效。除此之外。父母也要反思自己,在正常生活中是否脾气暴躁,在孩子面前斗嘴,不知不觉就做出了不好的榜样。记住,父母的一言一行随时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过度依赖父母或家庭成员
【/h/】一般来说2岁以下的宝宝依恋家庭是很正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适应与成年人的分离。然而,一些3岁以上的孩子仍然严重依赖父母或家庭成员。即使是玩自己最感兴趣的游戏,也一定要有父母陪着,不然会烦躁,会哭。有些大一点的孩子有严重的依赖性,这可能与成年人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有关,比如过分的照顾和保护孩子,让孩子觉得什么都需要成年人来完成。此外,在早期(尤其是3个月至1岁之间)失去母亲照顾的儿童可能更容易引起依恋问题。
【/h/】对于有依赖性的孩子,家长要积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努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他们能做的那些小事,应该是独立完成的,比如穿衣吃饭睡觉等等。即使他们做不到,也不选择为他做,而是鼓励他,直到他能独立完成。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离开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悄悄溜走。他们必须告诉孩子,他们一定会回来的。
过度的恐惧
人的恐惧程度几乎与身体技能的发展和个人成长经历成正比。随着越来越多的事情和活动,宝宝所经历的恐惧也会相应增加。一般来说,对疾病、死亡、孤独、黑暗和想象中的怪物的恐惧在4岁时达到顶峰,6岁后开始下降。孩子能否及时克服恐惧,与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安全感密切相关。孩子有恐惧心理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超过正常范围,就要注意了,比如害怕天黑,看病觉得需要打针,或者有“学校恐惧症”。
【/h/】孩子的想象力极其丰富,常常把想象和现实混为一谈。大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安慰他,不要不理他,不要吓唬孩子。对于不能表达自己的孩子,可以温柔的搂抱、轻拍、安慰,减少恐惧;对于能表达自己的孩子,家长要鼓励孩子说出来,同时安慰孩子,适当向孩子说明真相,比如为什么天黑了。
害羞和孤僻的行为
有些孩子看起来很孤独,不合群,特别是上了幼儿园后,经常一个人坐着,不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甚至不参加练习等小组活动,不和别人说话,也不回答老师的问题。退缩行为可能是先天适应能力差造成的,但也与教养和教育不当有关。有些父母从小就不允许孩子和其他孩子交往,或者过于照顾和迁就,会导致孩子适应能力差。回避行为通常发生在孩子面对陌生环境的时候。心理学表明,他们认为自己无法克服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担心在同龄人、老师或父母面前出丑,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条件,增加他们与他人互动的机会。父母和老师应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尤其是父母应该给孩子从小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并在互动中获得情感上的认可。父母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克服孤独,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体验人际互助的乐趣。和朋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厌食和偏食
【/h/】虽然很多家长很清楚宝宝不偏食不挑食,但这是保证营养的基础。但是对于宝宝的厌食,偏食,挑食,父母还是觉得很无奈。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厌食主要是疾病和身体原因造成的,但心理也是导致孩子厌食的三大因素之一。挑食和偏食是儿童心理障碍的典型表现。如果孩子长期食欲不振,或者严重挑食偏食,这样的孩子通常比较瘦,容易感冒、腹泻、营养不良。
【/h/】除了带孩子做全面检查,治疗身体疾病外,还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干预。孩子不想吃的时候,一定不要打骂,不要强迫,不要惩罚,不要哄骗。他们应该仔细分析儿童厌食症的心理因素,采用诱导、建议和鼓励的方法,创造一个愉快的饮食环境。
拔毛癖
有些孩子喜欢拔头发,比如眉毛、睫毛、头发等。,而且经过大人反复劝说也无法改善。儿童拔毛癖多是由儿童与家庭的心理冲突或在学校的心理冲突引起的,如亲子关系不好、教育方式不好、人际交往不好、学习压力大等。,以及情绪上的焦虑和抑郁。
【/h/】对于有这种现象的宝宝的家长,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的焦虑和紧张的问题。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改善亲子关系,改变造成孩子问题的教育方式,像朋友一样和孩子聊天,鼓励孩子发自内心的和父母说话,在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同时,多组织亲子活动,促进亲子关系。
撞头滚
【/h/】一些年纪较小的孩子,在情绪受到刺激、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疼痛因素受到刺激时,会有自虐行为,比如跪着磕头就是撞墙。另外,常见的自虐行为还有摇头、打头、打滚、掐自己、挠头发、揪耳朵等等。
自我虐待实际上可能是儿童愿望的一种表现,或者是缺乏安全感或未满足要求的一种表现。有孩子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找出孩子自虐的原因并加以纠正,比如审视父母的婚姻关系。如有必要,咨询心理医生。
孩子的问题有时候是家庭和外界因素造成的。永远记住,父母是孩子爱的港湾,父母需要耐心的与孩子建立亲子沟通,以我自己的视角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标题:(教育问答)孩子这9种不良行为背后的问题是什么?
地址:http://www.dytyjr.com/new/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