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需要被教育的,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追求完美育儿的父母更容易养出缺乏幸福感的孩子!
父母总是被孩子“胁迫”,因为他们没有做到这一点。真正的好母亲不是没有缺点,不是一直追求完美,而是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认识到自己在养育过程中的缺失和无力感。
孩子挑食让妈妈们很头疼。但是我接触的一个孩子从来不挑食,这让我很惊讶。
根据他妈妈的回忆,他三四岁的时候对食物非常挑剔。基于营养均衡的原则,她在做饭的时候,会刻意做一些孩子不喜欢的菜。
我没想到这孩子会很聪明。当我看到餐桌上摆满了我不喜欢的食物时,我很生气,没有吃。他觉得他妈妈不可能真的让自己饿着。
看到他这么固执,我妈就大动干戈,把暗室关了,直到他肯吃为止。小黑屋是家里的工具房,面积一平米左右。关上门,里面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清楚。
【/h/】那一天,她把孩子推进去之后,把门反锁得紧紧的,让他大声呼救。她不为所动,只问:“你吃不吃?”
孩子哭着喊:“不吃,不吃,死了我也不吃。”
“不吃就关着,什么时候吃让我知道。”
这孩子起初很坚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变得越来越绝望。十个小时过去了,他在门后越来越虚弱。恐惧和饥饿迫使他做出妥协。
他几乎耗尽了力气,才在门外向母亲祈祷,“我什么都吃。”
【/h/】听到这个声音,妈妈赶紧打开门,然后跑到厨房,把已经凉了的食物热了热,然后给孩子们端上来。孩子们不再反抗,默默地吃着他们平时不吃的萝卜和冬瓜。
均衡饮食的目标确实实现了,但是孩子因此失去的比均衡营养重要得多。
如果你看过这个孩子吃饭,你会发现他吃饭的方式让人没胃口。这并不是说他吃得不好。
相反,他每次吃饭都是坐直。即使是吃蔬菜,他也很小心克制,甚至会嚼东西,尽量不出声。总是这些动作让人不舒服。
那种感觉就像一个隐形人站在他身边,随时都有可能惩罚他。以他谨慎的饮食方式,根本享受不到美食,更谈不上它带来的满足感。
这位母亲面对孩子的尖叫,一定是挣扎过,犹豫过。
她太想做一个好妈妈了,只看到孩子的外在需求,忽略了孩子的内在需求。
【/h/】她不知道一个人的幸福来源于心理上的满足。孩子即使保持营养,健康成长,内心也是有落差的。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说过,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母亲,但一个足够好的母亲就足够了。
【/h/】所谓“足够好的母亲”,是指养育者能够满足孩子对爱情和物质的基本需求。
过度的关注和养育,不仅会抑制孩子的自由成长,还会降低孩子的幸福感。
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育儿理念进入了母亲的视野。所以宝妈们一直在加,忽略了减法的重要性。
【/h/】有个朋友曾经抱怨养孩子很累,说永远不会有二胎。
【/h/】仔细一问才知道,她老公和婆婆都说了要帮她带孩子,但是她不喜欢婆婆不卫生,不喜欢老公粗心大意,所以和孩子有关的一切都落在她身上。
【/h/】孩子每天换很多衣服,她要求口水巾在专门的盆子里清洗消毒;衬衫和裤子要分开洗,不能和成人衣服混用;冲牛奶的时候,一定要达到她认为的标准温度再喂奶...
【/h/】有一次去看她,看到她一个人太忙,就帮忙做奶粉。
我舀了一勺水倒在手腕上。我试了一下,就倒进了瓶子里。我刚放了一勺奶粉,就听到她在我身后大喊。我觉得不对劲,但我赶紧回头。结果手一抖,一些奶粉洒在了地上。
她一边递纸巾,一边骂我说:“方法完全不对。你应该先放奶粉,然后放水。一共是150ml的水和奶粉。”
我解释说:“没有150毫升的水,所以我预订了空的房间
那也不行,所以要么少于150毫升,要么更多。而且先放水,再放奶粉,这样牛奶有气泡,味道不好。哎,没做过妈妈的人真的很渴望学习。你现在学的早,以后就有孩子了...
【/h/】一瓶牛奶洗完,我才明白先放奶粉和后放奶粉的区别。过了这段时间,我明白了婆婆和老公的感受。她的精致是普通母亲无法企及的。
她把学到的东西,她认为好的,对的东西,用在孩子身上,根本不愿意做减法。
然而,真正好的母亲是能给空一部分空间让孩子自由成长的母亲,而不是追求完美的母亲。
在追求“完美”的父母眼里,孩子的成长之路只有一条。为了让孩子走上这条路,他们用爱做笼子,然后把孩子困在笼子里驯养。
驯化孩子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口头恐吓。比如“你再这样,爸爸妈妈就不爱你了”。孩子要听话才能得到爱。
【/h/】当口头威胁不起作用时,他们会打孩子,下命令或诱惑,迫使孩子同意把自己改造成理想的样子。
此外,他们可能会选择冷暴力来忽视孩子的所有需求,直到他们同意自己的要求。
在驯化的过程中,孩子真实的自我被压抑。而这个道理恰恰是他们未来幸福的源泉。
当和我的朋友谈论这个话题时,她告诉了我范晓的情况。
有一次她在上课,但是范晓的电话铃响了。她看了一眼范晓,范晓挂了电话,继续上课。
下课后,范晓看到是她妈妈打来的,所以她高兴地回了电话。电话刚接通,对方脸上就是一片怒吼。吼完之后他问:“你怎么不接我电话?”
“老师正在讲课。”范晓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内疚。
“我刚到你教学楼下,现在已经走了,谁叫你不要接我电话!”然后,电话就挂了。范晓看了看手表,又看了看面前的老师,一副想哭又不敢哭的样子。
“没关系,回头我跟你妈解释。”朋友忍不住安慰。
“但是我妈已经生气了。等我回来,她就不会再理我了。”范晓说话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我的朋友没有再问任何问题,只是摸了摸她的手机,给范晓的母亲发了一条信息,试图解释范晓为什么不接电话。在发出这条信息后,她仍然觉得范晓母亲的处理方式有问题。
范晓真的很懂事,很多老师都喜欢。但如果范晓是明智的,那是被他母亲的冷暴力逼出来的,所以不要也罢。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父母过分追求完美,相当于把奇葩修剪成同一个街景。
这些街景看起来千篇一律,却失去了一个人应有的个性和光芒。
每个孩子从出生起就非常重视母亲对自己的态度。
当妈妈微笑时,他们认为世界是美丽的。当妈妈生气时,他们认为世界将被毁灭。
因为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密切,所以孩子的幸福与母亲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h/】当母亲用各种手段强迫孩子成为自己理想的形象时,孩子因为害怕不被爱,不得不与母亲妥协。
【/h/】长此以往,孩子长大后容易与人妥协,活在别人的评价体系里。
另一方面,在追求完美育儿的父母心中,有一种童年的缺失感。
一旦他们没有把孩子抚养到心中的完美标准,这种缺失就会被唤起,反过来又会促使他们更加细心地照顾孩子。
【/h/】所以,比起孩子,这些追求完美育儿的父母需要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满足。
因为孩子的需求总是有限的,过度的养育不仅让孩子无法独立,也让他们活在更深的匮乏感中。
曾奇峰老师在解释“一个足够好的妈妈”时说过,一个完美的妈妈是100分,而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只需要60分。
当养育者把60分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就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照顾。而剩下的40分可以留给自己。
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过程。
真正好的母亲不是没有缺点,不是一直追求完美,而是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意识到自己在抚养过程中的缺失和无能为力。
【/h/】当养育者能看到自己不能做的事,看到自己一直需要的东西,就能在这个过程中弥补自己,这就是养育孩子带来的快乐。
当养育者真的觉得抚养孩子可以满足自己的时候,他给予的爱就不再是冰冷的规则,而是孩子成长的灯塔,指引他走向未来的旅程。
标题:(教育问答)追求完美养育的父母,更容易养出幸福感缺失的孩子!
地址:http://www.dytyjr.com/new/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