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星期五了,最近各星期五晚上有固定的安排。 看看《舌尖上的中国2》。 上期的主题是季节,对我来说食物和季节的关系源于爷爷家种的两棵香椿树。 那时还很小,春末,爷爷家院子里的香椿树上散发出奇怪的香味,爷爷拿着系着弯刀的长枝挖出香椿的芽,我们几个孩子在树下捡香椿,中午可以吃香椿炒菜和香椿豆腐
走了很远,回到了春末去的黔东南肇兴顿寨。 肇兴侗族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被称为“侗乡第一寨”。 来肇兴侗族之前访问了三宝侗族和小黄侗族。 侗族中误落的吊床群,巨杉般的鼓楼和浪漫诗意的风雨桥我已经看过很多了,相反肇兴侗族的乌饭我忘不了。
老太太把蒸乌饭放在竹篮里
在肇兴顿寨正好赶上谷雨节,刚进寨子不久,阿婆们就发现了做紫色糯米饭,当地叫乌米。 把乌饭浸过树液的糯米放在木甑里,放在大铁锅上慢慢蒸,刚蒸好的乌饭冒热气,浮着清香,淡紫色特别有魅力。 后来朋友告诉我南方很多地方农历四月有吃乌米的习惯。 寨乌饭有特别的意思。 谷雨天,订婚的男性扛着乌饭给女性家送去“定亲礼物”,浓浓的情意寄托在这乌饭上。
寨里到处都是这么大的蒸桶
最初对里面的东西感兴趣,弥漫着米香,打开盖子一看原来是乌饭
老太太忙着把饭团起来放在竹篮里
不久,大竹筲箕两碗乌饭装完了
当地还有小吃、乌米烤肉饭
乌米、糯米包着烤肉和酸菜,米香夹着肉的香味,另外酸菜中和了肥肉的油腻
伙伴忍不住吃完了一份,又点了一份
这个侗族阿姨忙于烤肉
对准眼睛看,这台烤肉设备很面熟
国民在餐具的运用上有智慧
隔壁的两个女孩摘的是乌饭树叶
乌饭树也被称为南烛树,泡在这碧绿的嫩叶汁里的糯米变成紫色是不可思议的
谷雨节那天,肇兴顿寨异常热闹
街上有时出现一排送货队。
两个叔叔扛着一头猪从我身边走过去。 。 。 整体变薄了
除了吃饭,谷雨节的这个晚上,当地还举行了“丢单位”和“打花脸”的活动。
原来是谷雨节之夜
侗族青年把盛饭用的竹篮“卍”扔在女孩家,女孩装满饭后,低头进去。
女孩用锅底灰偷偷涂在男孩的脸上
现在,以前流传下来的习俗成了整个寨子的狂欢
食物的本性难改,不知不觉,肇兴顿村行又开始去吃了。
浇肉骨汤的米粉是使当地人满意的早餐和午餐
来顿寨,尝尝汤米粉
沿途卖食材的摊子不少,有很多新鲜蔬菜
粉红色小筒里的田螺
穿竹绳的魔芋
吨中不要少风雨桥
仔细看雨风桥的结构非常精巧
桥是纯粹的木质结构,杉木横穿直盖,眼睛相接,没有用钉子连接,经常很独特。
雨桥上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图案装饰,也被称为“花桥”
桥上挂着紫色的闪光长布,最后缝制成侗族特有的服装
把面团染成青紫色后,在装满蛋白的钵里泡几天,风干后晾干
老太太用木槌敲打面团,把面团弄得更亮更平,以消除皱纹
大黄认为“大家都很忙,还是我最舒服”。
寨中的另一个标志性建筑是鼓楼
鼓楼寨中心
通常,一寨一鼓楼、肇兴顿寨一姓一鼓楼形成“鼓楼群”
这次去黔南学习了很多余族和苗寨建筑的特色。
稍后在博文中详述
【太吵了】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也是侗族民俗文化中心。 到6000年,占地20万平方米,居民1100多人,6000多人,被称为“侗乡第一寨”。 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在山中盆地,两条小河成一条小河通过寨沟。 寨中家是干栏式吊床,鳞次栉比,有失误,用杉木建造,硬山顶间谍小青瓦,古朴实用。 肇兴侗寨都是陆姓侗族,分为五个大房族,分为五个自然领域,当地称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个团。
肇兴侗寨是鼓楼群最有名的,其鼓楼是全国侗寨中唯一的,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称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 寨中五团共建鼓楼五座、花桥五座、舞台五座。 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不相同,一大壮观。
感谢阅读和分享。 你们的支持是喜琳写作的巨大动力。
关注微博: @喜琳微信: hello_xlynn一起分享旅行中的美好、风景、美食~
(声明:本文只是代表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的角度。 )
标题:【要闻】让人念念不忘的的贵州肇兴侗寨乌米飘香
地址:http://www.dytyjr.com/new/1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