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做事慢吗?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你觉得很焦虑吗?孩子拖拉?应该从什么培训开始?
问了10位家长,其中9位对孩子的拖延症感到不安和焦虑。
父母着急,孩子不知所措,鸡飞狗跳。有什么问题?
第一,你就是觉得孩子慢!
速度是相对的。父母作为成年人,肯定比孩子效率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迟钝的孩子,只有接受和拒绝接受的父母。
被接受的父母愿意带着蜗牛散步,陪ta去发现身边的美景;不接受的父母在背后催推蜗牛,却不能让ta更快,觉得一塌糊涂。什么样的生活比较好?
【/h/】另外,快不如慢。
古人云,字宜缓,心宜善。慢慢来。
第二,孩子缺乏自主性。
【/h/】以前家里孩子多,基本都是放养状态。如果他们慢,他们可能没有东西吃。如果他们很快,他们不一定会得到表扬。不管怎样,他们会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根据事情的需要来决定速度。
现在的孩子,不断受到大人的催促和干扰,注意力也不断受到干扰。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生活节奏,然后对时间完全不敏感。他们只知道应该根据声音大小和脸来判断是否应该动。他们做事缺乏目的性,越来越拖拉。
第三,没有有组织的培训。
大多数家庭都不愿意“使用”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自己只需要学习,家务浪费时间。甚至对于孩子自己的事情,比如上学前做什么,出门前做什么,孩子其实也没有什么整体概念。
这样做之后你可能会想到,也可能是顺序不合理。父母在看起来焦虑的时候会代替他们,孩子也不会有更多的试错和改进的机会,往往效率不高。
【/h/】如果说接纳孩子是基调,授权孩子是渠道,那么有序的训练是增强孩子目的感,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如何培养一个有条理的孩子?
父母需要遵循三个原则:
给孩子做出判断和选择的机会,培养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不要急,不要惩罚,不要评价,让孩子找到自己的节奏。
花时间训练孩子。
给孩子们选择和判断的机会
用约定表、日周期表、周计划等工具帮助孩子学习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
以3-6岁外出上学的孩子为例。可以讨论起床、刷牙、吃饭、换衣服、穿鞋等项目。一个接一个地和孩子们在一起,孩子们会安排好顺序,给他们写字和画画。
父母也可以给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拍照,打印出来,排版到表格里。孩子看到照片的提示,做起来会很开心。当他们完成后,他们会有成就感。
【/h/】时间长了,孩子会对这段时间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和惯性思维,一种组织感和使命感就出来了。
【/h/】孩子之所以依赖和拖延,是因为父母的控制完全影响甚至取代了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所以拖延成为了他们对被控制的抗拒。
如果让他们有机会就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发言,并学会做出自己的选择,他们将从小培养一种自我负责的态度。
当然,练习表不是一劳永逸的。根据我的经验,幼儿的练习表可能需要偶尔稍微调整一下才能保持新鲜。
家长自己列一张做法清单,根据执行情况比较有示范性。
日周期表和周计划是学龄儿童非常有用的自我管理工具,也可以做得更有趣。
【/h/】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更进一步,和自己纵向比较,反思,东山再起。看看前后两周时间管理有什么进步,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会培养孩子用一辈子的无穷无尽的能力。
【/h/】孩子不按练习表怎么提醒?不要急着说:“看看你的练习单该怎么做。你没有遵守自己的规则!”
你可以轻轻提醒一下,“你练习单的下一项是什么?”并倾听他们的情绪和不表演的理由。
孩子不表演的时候,判断是偶尔还是一段时间。如果是偶尔,相信孩子;如果持续一段时间,将重新协商调整。
帮助孩子们找到他们自己的节奏
【/h/】督促是组织的杀手,是低效率的开始。
父母越催促,孩子越容易依赖父母,或者变得急躁、暴躁。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你觉得他们“慢”。也许他们在思考,尤其是对于冷静的孩子。思维在生活中占很大比重。
聪明的父母愿意等待。
我,坐在夕阳下的石阶上,看着明眼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一辈子,让他用五岁的手指绑蝴蝶。慢慢来,孩子。慢慢来。
-龙应台,“慢慢来,孩子”
孩子吃饭慢,鞋子穿反了,睡前刷牙或者先尿尿。如果成年人催促、提醒、帮助,他们的成长节奏就会这样被打乱,没有沉淀和反思的机会。
除了督促,千万不要诱导孩子用以下方式做事:
1。奖励。用物质奖励误导孩子,把本该做的事情变成有条件的事情,剥夺孩子内心的动力。
2。羞辱。也就是比较,批判,贴标签。这些很容易损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不敢做决定,耽误时间。就算比较,也要纵向比较自己,千万不要横向比较。
3。谈判。就是我总是用“如果你……”和“如果你不……我就不……”这句话和孩子说话。这种句式容易给孩子带来负面情绪,形成权力斗争,不能很好地内化外部规则,不利于养成稳定有条理的习惯。
父母要尽量控制自己,避免干扰孩子。他们可以尝试让孩子承担失败或失败的自然后果,最终会找到自己的节奏。
当然,这需要父母有长远的眼光。
花时间训练孩子
一个不能管理好自己生活的人,最终会厌倦生活中的琐事,无法走向真正的独立。
对于孩子来说,独立不是长大后的事,而是他们能做的事。这就要求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笨手笨脚”、“行动迟缓”而取代孩子,甚至剥夺孩子做事的权利。相反,他们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孩子做事的热情,教会他们一些处理事情的技巧。
在《陪伴孩子度过关键的六年》这本书里,有一些训练方法,可以让孩子有条不紊的处理事情。
1。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也就是不要同时对孩子提出两个以上的要求。
一个小男孩这样说:
我害怕回家。我妈要求太多了。我还没进屋。她问我是否完成了作业。我只是坐在桌边。她说我的手好脏。为什么我不知道怎么洗?我去洗手,她说我衣服上都是土,不知道怎么换。你家太乱了,人进不去,赶紧收拾?我的耳朵里充满了妈妈急促的声音。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办。
【/h/】看得出孩子完全晕了。成年人有统筹能力,孩子不一定有。正因为如此,他们需要父母的指导和引导。
另外,父母关注的点和孩子关注的点是不一样的。对于孩子,他可能会关注自己目前在做什么,比如快速做作业;而父母则会看到更多的方面,比如需要换的脏衣服,进屋洗手,整理房间。
父母在催促孩子的时候,其实完全打乱了他们的注意力,同时给了他们几个指令。结果他们的思维完全混乱了,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所以,父母往往觉得越是提示和教导,孩子就越“傻”。
2。给孩子时间,积极鼓励
【/h/】做家务是最有条理的活动,但孩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逐渐掌握吃饭穿衣打包玩具扫地洗碗的技巧,熟能生巧。
【/h/】父母除了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要同情事情的难处,比如“铺床不易”、“万事开头难”,对孩子有潜在的鼓励作用。
【/h/】当一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完成了一件事,他心里会感到满足,愿意积极坚持去做;即使没有成功完成,孩子也不会因为父母的同理心而气馁。
如何帮助孩子?《儿童与挑战》一书中有一个案例:
每次男生扣错衬衫,上下都不搭。母亲没有马上纠正他,而是把这种情况保持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她对孩子说,我有个主意。你要不要试试从最下面的按钮扣上去看看会发生什么?这样会让你看得更清楚。这孩子高兴地照他母亲的建议做了。当他整齐地扣好所有的扣子时,他开心地笑了。
母亲这样鼓励他,从来不提他的两次失败。而是通过引导他敢于尝试、乐于学习的欲望,让他成功。
3。以身作则,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
孩子吃饭的问题也是很多家庭头疼的问题。
【/h/】通常情况下,父母总是给孩子的饮食口味添加太多的偏好,会不断的唠叨孩子“吃什么”“多吃什么”“吃快点”。
这样不仅会影响孩子判断思维和选择的能力,还会制约孩子味觉和嗅觉的神经感受。慢慢地,孩子会以厌食的方式抗拒父母的关注。
父母最好的态度是,总是以身作则,提供合理的用餐内容和时间,让孩子开心,享受美食。
标题:(教育问答)孩子拖拉磨蹭?应该从什么训练开始?
地址:http://www.dytyjr.com/jypx/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