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的孩子承受着沉重的情感负担
【/h/】我们小的时候,大部分人生活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很难对一个孩子过于关注。
但是现在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呢?
在上海这样的城市,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身边有六个人,这六个人会给他最好的。
那么六个人爱一个孩子,你能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吗?
你知道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吗?
你知道他内心的痛苦吗?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谁就报恩。
我看见一个四岁的孩子对奶奶说:奶奶,我长大了给你赚钱。
因为他认为奶奶对他太好了。
但是他十几岁的时候就想通了。他不能报名参加。为什么?
因为这些成年人不想要他的钱作为回报,所以他们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名牌大学。
但是中国只有几所名牌大学,为什么还要去找你的孩子?
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高三学生来找我咨询。他们所有的症状都是一样的:高三不学习,整天看手机看小说。
你问他想不想上大学?
他回答说,我想,我得好好考。
那为什么不投资呢?
因为他们焦虑。
我只需要说一句话,他们就会流泪。我说:“你可能考不上理想的大学,然后你会觉得真的对不起父母。他们对你太好了吧?”
当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时,他们流下了眼泪。
孩子们太可怜了。
我对这些孩子说:“谁告诉你你要对父母的幸福负责的?孩子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为另一个人的幸福负责。比如两个人谈恋爱,一个男的对一个女的说:‘嫁给我,我给你一辈子幸福。’结果三天就不吵了。孩子,记住,幸福是你自己主观的人生体验。"
02
幸福不是别人能给的
有一位母亲,养育了一个博士儿子。这位博士后成为了外交官。所有人都羡慕这位母亲,但她每天都在服用抗抑郁药。
还有妈妈。她的儿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但我们每天都看到这位母亲快乐地跳着广场舞。
所以,幸福不是别人能给的,而是自己的主观体验。
【/h/】父母要告诉孩子不要背负这个包袱,轻装上阵,这对孩子是正能量。
说点贴心的吧。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你应该记得他没有来。如果他想选择,他可能不会选择你。你是单向选择。
【/h/】我经常对儿子说的话是:“儿子,我们生个母子吧,不要嫌弃对方,你不嫌弃我,我不嫌弃你。”
【/h/】如果孩子没有这么重的负担,可以轻装上阵,考试的时候也不会焦虑。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孩子在空面前有学习压力,这只是显性的,而隐性的是,孩子整天和焦虑的高危人群在一起,他们是自己的父母和老师。
想想吧。如果孩子在学校和家里要面对一群焦虑的人,每个人都给孩子拉橡皮筋,老师在学校不断强调考试和学习;
【/h/】孩子回家,父母也强调考试和学习,孩子可能就完了。
和焦虑的人在一起,你会筋疲力尽。我们的孩子面临的压力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
美国学校不考试吗?
【/h/】他们也考试,学习任务重,但是他们的老师和父母不是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父母)太脆弱,不够坚强。
03
今天的儿童对话语权有很高的要求
现在,孩子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对话语权的要求非常高。
这绝对是中国几千年都没有的非常特殊的现象。
我有时候觉得独生子女政策虽然有很多弊端,但是会促进民主进程。为什么?
首先,人的环境是不一样的。
【/h/】我们小时候被教导“大人说话,小孩不插嘴”,我们觉得这很自然。
现在孩子的生活是这样的。他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直接和大人说话。为什么你说话我就不能说话?
另一方面,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工作者仍然坚持旧的套路。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一些中学生受到老师的教育时,老师正在训练他们。这个中学生是这样的,“你说得好。快完成了吧?可以进教室吗?”他根本不会听你的。
为什么?
你没有给他一个平等的对话,因为你不明白他的声音要求很高。
这就是我们在职场马上要面对的93后。
【/h/】有个老板找我,说他有一个名牌大学的实习生。这个实习生负责在会议期间做笔记。会上老板发言,实习生说:“我也来讲。”
老板说:“怎么轮到你说话了?”
他说:“为什么我不能说话?我也理解!”
所以老板听不懂。
我告诉他,你要明白,他们的话语权要求很高。如果你不让他有说话的可能,他就会上网说你拦不住他。
所以,各位,想一想。一个话语权如此平等的民族为什么不能进步?
这是对我们几千年文化的挑战。
你要面对的是如何连接我们的文化。
【/h/】只有连接好了,孩子才能平稳过渡,不被前辈打压,这就是我们遇到的问题。
水穆然认为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变革日新月异。
这一代孩子面对的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了。真心希望家长老师能理解这一代人!
04
今天的孩子知识面很广
老师们,不要生气。今天的孩子可能不是来找你接受知识的。
很多班都有CD。他可以买光盘自己看,都是名师教的。
现在的老师没有权威。
不像我们小时候,家里没有书,老师就是万宝全树人,现在也没有这样的老师。
不要指望你是这样的老师,不然你可能得不到这样老师的感觉。
【/h/】老师不理解这个,就打学生,否认现在的学生不如过去的学生。
其实这是时代的特征。如果跟不上,那是老师的问题。
在上海,一些孩子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环游了半个世界。
老师在教室里讲加拿大,学生说:“我在加拿大很久了。你去过老师那里吗?”
那么,各位,这本书怎么教?
我说的是很实用的东西。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教育才能对未来的学生有用。
05
今天的孩子们非常善良
【/h/】93后我们所有孩子的父母都会说他的孩子有些缺点,但有一点是孩子很善良。
这是中国希望的。
【/h/】原因如下:你在路上,但看到乞丐,孩子的脚步有点吃力。他会尽可能慢地拖住母亲。事实上,他想让他妈妈给乞丐捐点钱。
孩子很善良,因为他有爱。他沉浸在爱情中长大。他生长在物质富裕的时代。这样的人一定是善良有爱心的。
爱情不是空.爱情是有条件的。
【/h/】现在的孩子有基本条件,所以他有同情心,同情弱者,爱别人。
所以他的道德判断水平远高于我们这一代人。
由于出身不同,两代人的道德标准也不同。
所以我觉得很有信心,我身后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好,这一代的孩子很有前途。
我们父母永远不应该让他们失望。他们是好孩子。
06
今天城市里的孩子现实感非常弱
现在的城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这也是教育的结果。
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一切实际事务所取代。他们只知道如何努力学习。
【/h/】而且我们学校不给孩子提供办事的可能,除了学习补课没有其他活动。
孩子生活在现代电脑世界,真实感很弱。
他们在虚拟世界里有真实感,在现实世界里有虚拟感,这是他们的特点。
比如现在的中学生都在玩“动手”,数量大概是1/4。
你说的手是什么意思?“手工制作”是以日本动漫为模板制作的玩偶。
他一个人玩这些娃娃。有时候娃娃会带来一些色情。男生玩的时候会爱上这个娃娃,然后在虚拟世界里玩现实主义。
他们在网上交流,仿佛娃娃是个活生生的人,但最后他在现实世界里有了虚拟感。
【/h/】网上聊完,两个人准备见面坐在一起,却没话说。结果说“网上说吧,再见。”
上线说了。
有一个场景,几个四五岁的孩子在一个没有大人的房间里。
如果以常理来看,这个房间肯定是翻了个底朝天,地上全是水,乱七八糟的。
但现实是,这个房间的门一开,就是一片寂静,每个孩子都很安静,甚至比老人的家还要安静。
这些是我们的孩子。他们“不怕死,只怕苦”。
【/h/】如果你告诉你的孩子你不好好学习,以后你会有什么艰难的生活,他会告诉你,“不可能,如果那天我死了。”
人连死都怕什么?怎么才能教育?
如果有负责德育的校长在看这篇文章,请想一想:现在的中小学德育活动应该怎么做?
因为孩子现实感比较弱,学校应该提供这种帮助,模拟法庭,模拟超市,模拟社区…来做这些事情。
一个高中生告诉我,学校请了一个战争年代的老兵告诉他们,“我们的战争年代好辛苦,你们这些人都是资产阶级思想,天天想着穿名牌。”
高中生说:“爷爷,你的革命不是为了我们穿名牌,而是为了什么?”
所以我们真的应该在道德教育上动动脑筋。
这孩子缺少什么?你打算给他什么?
道德教育是教育人,而不是灌输什么。
【/h/】你要把他培养成一个健康的人,不然一个没有真实感的人,以后性格会有问题。
曾经有一个重点中学的高中生。她带了个手机给我们看。她说:“老师,我们在玩这个东西。”我一看就惊呆了。
你在玩什么?
割伤自己好玩吗?
我们如何理解这种行为?
这就是现实主义的缺失。他必须通过这种方式找到自己的真实存在。
不幸的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并不知道。
【/h/】我们只知道他的成绩是涨了还是跌了,但他的成绩中有太多的因素。
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孩子。这些都是他心里的一些痛点。
05
今天的孩子对个性化生活的要求非常高
它们还有一个特殊的特性,对个性化要求非常高。
小时候,我们被教育要说:“你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沙漠里的一粒沙。”今天的孩子是“我来过,鹅路过,你怎么会不知道我来过?”
他必须展示他的个性。
那么我们的教育允许吗?
【/h/】有没有为他设计一个展示个性的平台?
我们班有班会吗?
【/h/】一个孩子来找我,说要留长发穿花衣服,校服在门口脱了。结果指导主任叫他剪完发再来。
然后我打电话给他的班主任,我说:“你知道吗?我甚至不配做这个孩子动画知识的小学生。你给他开一个班会,让他展示他的ppt。我相信他从现在开始会改变的。”
这是我们现在孩子的另一个特点。
你要打压他,他就打。
打架的方式和手段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和你打架。我们称之为反叛。
【/h/】为什么叛逆?叛逆是因为你不允许他成长。
叛逆有“硬抗”的形式,就是你说“东”,他就一定要说“西”,你说你要好好学习考高中,他就告诉你考职校。
【/h/】那“硬抗”更好,如果“软抗”就麻烦了。
【/h/】如果老师和家长“无比强大”“无敌”,孩子反抗的能量应对全部转移到内部,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导致15岁以后的孩子神经症高发。
培养孩子的健康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此,为了充分满足他的个性展示,我们学校的德育活动应该有这样的意识。
08
今天的孩子生活在“第三个笼子”[h/]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第三个笼子”里。
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笼子,让一只老鼠在笼子里,在笼子外面装一扇门。如果老鼠不小心踩到了门,门打开后会有食物进来。当老鼠踩在上面时,食物就会进来。老鼠会怎么做?会一直踩下去。
【/h/】如果第二个笼子是这样的,那老鼠的智能怎么办?别踩了。
如果“第三个笼子”是这样设计的,如果它踩到食物,那么它踩到电击,老鼠不知道要不要踩到,老鼠会在里面挣扎致死。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对他太好了,就像食物一样;但同时给他压力,就像电击一样,孩子就像第三个笼子里的老鼠。
每个家庭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成功。他们不说,心里却这么想。
在各行各业都能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些人一定是输不起的。如果他们输了,他们会再来,最后会赢。
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你只让他成功,不让他失败。父母看到孩子回家,第一句话就是“宝贝,你今天有几颗五角星?”“一个。”“小明拿了多少?”“两个。”“明天你就超过他,拿三。”
【/h/】作为家长,你儿子下棋会输吗?他会输吗?十个孩子有九个不肯输,有的孩子会用象棋砸妈妈的头。他输了就焦虑。
怎么会这样?你希望他成功,却不让他有成功的素质。你一开始没有培养这种品质。他不是笼子里的第三只老鼠吗?
还有,我们每一个家庭,看到数学题和物理题,都渴望我们的孩子能够遇到,并且坚持下去。
学奥数即使最难的问题也是可以克服的。我们希望孩子有强大的意志力和控制力,但是你知道意志力和控制力从何而来吗?
【/h/】在上海,家长从小学就开始给孩子找最好的学校,初中高中永远是好学校。中考后,他们会帮孩子找什么样的专业读大学,以便利用关系找工作。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感觉都差不多。他们给孩子买房,动员亲戚朋友给孩子介绍女朋友,然后拿钱给孩子结婚。婚姻完成后,他们可以抚养孩子,最终自助。
如果你想控制他一辈子,也需要他有一种面对困难的自制力,这是另一个悖论。这个人不在第三个笼子里的什么地方?
其实他知道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人,这一点很清楚,但是有些家庭期望太高,这是不允许的。
【/h/】尤其是独生子女,你不告诉他一个很具体的目标,他就会崩溃。
【/h/】其实高要求只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
孩子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在哪里,但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是没有能力的。
那你想想,他不是纠结死了吗?
这是老鼠在第三个笼子里的感觉。
希望家长或老师能重新理解下一代需要什么。
标题:(教育问答)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痴迷不悟。
地址:http://www.dytyjr.com/new/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