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父母对孩子和教育缺乏持久而深入的了解。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其实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基础,拼的是父母的态度和人生感悟。换句话说,父母将终生参与教育。坚持不懈地培养自己是教育孩子的王道。
一个妈妈对我感叹:妈妈们都像我这么累这么烦……我问她一个问题:你怎么能不累呢?
大多数父母对孩子和教育缺乏持久而深入的了解。突然意识到要赶紧照顾,看到孩子的不满,就开始担心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种担心本身就会毁了孩子的未来。父母很担心,因为他们一直在断断续续地关注他们的孩子。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多关注,没有明显问题的时候少关注。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宏观调控,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的够不够。所以对孩子未来的发展缺乏信心。如果不确定,就会恐慌。
那么,为什么很多妈妈都不确定和肯定呢?
【/h/】很多母亲,在结束了自己的阅读生涯后,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表面的“完美”,然后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舒适”的原则,看似无忧无虑,轻松自由,安稳令人羡慕。
其实很多人生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比如像“成长的悬崖”。很多妈妈以为自己选择了舒适的道路,却被动地深陷困境。最后不是少,而是多。
我有很多比我大十岁左右的朋友。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聊他们同龄人的地位。这个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变得更有钱,更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界非常疏离。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40岁死了,80岁埋了”来形容这种状态,让人读了感到心酸。
当然,选择最舒适的生活不是错误。然而,生活中的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帕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我们对现实的概念就像一张地图。有了这张地图,我们不断与生活的地形地貌妥协协商。如果地图准确,我们可以确定我们的位置,知道去哪里以及如何到达那里。地图上到处都是洞,我们会迷路的。
有些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制图了。中年以后,大多数人认为地图完美,世界观天衣无缝。即使他们认为自己神圣不可侵犯,但对新信息、新信息兴趣不大,似乎已经筋疲力尽。只有少数幸运的人才能继续努力。他们不断探索、扩展和更新对世界的知识,直到生命的尽头。"
我们的人生地图应该通过至少三组关系来定位,即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画一张“人生地图”,那么有很多方法可以逃避。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退让,维持现状。
很多人不接受自己,经常否定自己,攻击自己,却放弃内心的探索,选择忍耐和逃避。面对人际关系中的障碍,不是去化解,而是去简化,有的干脆只有亲人。在家人面前,即使任性,也会宽容。世界观不变,不再对世界好奇。
【/h/】很多妈妈都沉浸在日常生活中,最大程度的回避这三种关系。帕克的另一句话很简洁:回避问题和痛苦的倾向是人类精神疾病的根源。
如果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逃脱,那么孩子的到来会让母亲无处可逃。亲戚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靠天性和直觉活着,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都体现在这个小小的生活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督促父母把以前忽略的功课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不能处理好与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如何才能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一位母亲感慨地说:我现在才明白“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因为抚养他的困难,我也不会对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思维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反思。现在,我的生活在扩大,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我们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移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受自己,对自己不满意,我们特别需要一个满意的孩子。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关系,我们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孩子”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满足我们的期望。
于是,他们几乎和孩子绑在一起,一起进退,同甘共苦。孩子受到老师的表扬,这一天过得很愉快;当这个孩子考试不及格时,他的情绪突然变得低落。这样,孩子就会成为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承担起两个人一起成长的任务。在这样的状态下,问题必然会出现。
【/h/】选择和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要重新审视三种基本关系,面对人生问题,寻求答案,提升自己。我们不是18岁以上,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有时候,我们只是大孩子。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暗伤,很多成长任务没有完成。我们和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又浮出水面,也是一个很好的线索。当我们感到困难和无力时,我们不妨停下来看看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h/】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的时候,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状态。世界上最美的花,盛开在最坚硬的枝头,成长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着冒险,也伴随着痛苦,这是我们逃避成长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痛苦、迷茫、焦虑,但只要我们不断思考,最终会找到解决的办法。面对迷茫时,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好在现在流行心理学作品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一个问题解决后,我们的生活都变得更加透明和顺畅,不会再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每一个困境的背后都隐藏着生命的礼物。
总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基础,拼的是父母的态度和人生感悟。换句话说,父母将终生参与教育。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母亲的教育责任更重。所以我一直劝我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洗手煮汤低到尘埃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是,仅仅知道柴米油盐,就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坚持不懈地培养自己。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应该和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寻找过程既是为了你自己,也是为了你的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这样,孩子永远不会有同样的起跑线。
所以,我尊重那些勤奋好学,永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标题:(教育问答)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请执着地栽培自己!
地址:http://www.dytyjr.com/jypx/5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