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做了三年全职妈妈。客观原因有很多,比如老人越来越老,我支持母乳喂养,等等。另外,主观上,我有一种盲目的自信——我相信自己在这件事上能做得比别人更好。

全职妈妈当然有很多优点。比如妈妈通常和孩子互动比较多,孩子的智力和语言可能发展的比较好;孩子在感情上存了很多亲情和信任,和母亲有了安全的依恋关系,等等。我女儿总的来说很好。她走到外面,遇到的人都赞:“还不如自己带呢!”但是总结了全职妈妈的经历后,我发现父母很容易陷入一个巨大的陷阱,那就是育儿悖论。

(教育问答)过度教养——多数家长都犯过的错!

抚养的悖论

育儿悖论。说出来。其实大家都知道真相。具体来说,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生病”

比如我们希望孩子不生病,讲卫生,少接触细菌病毒,去人多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儿童只有通过接触细菌和病毒才能锻炼免疫力。所以,总是给餐具消毒,不去人多的地方,不一定是好事。孩子得小感冒不一定是坏事。孩子小的时候锻炼免疫力对身体有好处。

(教育问答)过度教养——多数家长都犯过的错!

【/h/】当了三年全职妈妈,我的体验是:育儿悖论真的无处不在!而全职妈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自然会对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所以太容易陷入这个陷阱。对于需要全面育儿知识和较强自制力的老年全职妈妈来说尤其如此。不然越做越对越错!

(教育问答)过度教养——多数家长都犯过的错!

“拥抱”

【/h/】比如我希望早点让她了解这个世界,看着她在床上飘舞就忍不住抱她。

【/h/】其实我觉得现在抱孩子很重要,但是可能抱的太多了。女儿智力好,语言好,但一两岁的时候在运动上一直胆小怕事。可能跟爸爸不参与有关。

她快两岁的时候,我看到她不敢滑就开始担心。当时我拿出了自己追求卓越的动力,心想,这个好办,我天天带你练,不信不行。所以她总是带着她去玩滑梯,去各种调皮的城堡里练习。

到了那里,有时候忍不住,就不耐烦了。她见我匆匆忙忙,自然怨恨我,失去了兴趣。我立刻意识到我又犯了同样的错误,于是我强迫自己放下改正的冲动,顺其自然。过了一会儿,碰巧有很多孩子在玩耍。很热闹,她滑冰也很开心。后来,我总是给她很多时间进行免费的户外活动。渐渐地,她在运动和体能上有了明显的变化。她能很好地玩自行车、跳绳和滑冰,很快成为社区里最有活力的孩子之一。可见,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不应该千篇一律,而应该相信孩子能做到,变得更好。

(教育问答)过度教养——多数家长都犯过的错!

“吃”

再吃。有一次在网上看到一个妈妈因为儿子不爱吃早餐,开发了200多种早餐。200多种,能做大半年不沉样!看完之后感觉孩子以后能吃什么?他不能吃他妈妈一辈子做的东西!

孩子吃的不多,妈妈们很担心。孩子们的饮食确实需要改变。但是,单调的饮食,差的饭菜,这些都是孩子的锻炼。所以美食妈妈真的要提防这个陷阱。太好吃,花样太多,会让孩子更难适应外面的集体用餐。孩子在品味上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前几天发现女儿没怎么吃米饭,才想起来我们刚换了一个牌子的米饭!

(教育问答)过度教养——多数家长都犯过的错!

【/h/】而且,很多时候,我们把合适的食物和饮料放在孩子面前,没有等他的建议。这样的好处是他哭的机会少了很多;缺点是孩子很少感到饥渴,所以对饥渴的承受力差。另外,孩子失去了学习表达自己的机会。女儿两岁半之前,如果哭,几乎是因为又饿又渴。她什么都会说,但当时没说妈妈。我饿了。奶奶的农村保姆说:“我们家孩子小的时候,口渴的时候,就会喝罐子边上的水!”

(教育问答)过度教养——多数家长都犯过的错!

有些家长看到保姆、奶奶、老奶奶带孩子,往往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不够细心。尤其是全职妈妈,做什么都很容易做到完美。结果就是这种完美让孩子失去了各种锻炼的机会。

“通信”

比如在小区的广场上,保姆和奶奶还有奶奶经常聚在一起聊天。孩子们在那里并不有趣,他们慢慢地学会了相互交流。而母亲呢,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说这个说那个。孩子知道很多事情,但是因为对母亲的依恋,失去了很多和孩子交往的机会。有时候经常看到妈妈催孩子交流。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由母亲引导的,而不是在自然的交流中。女儿和我出去玩,不参加其他孩子的游戏。但是当我和奶奶、宋轶出去的时候,我非常开放,参与得非常好。

(教育问答)过度教养——多数家长都犯过的错!

“教育”

另外,从我的观察来看,全职妈妈更鼓励和表扬孩子。鼓励和表扬是好东西,但如果过度使用,不懂得方法,会让孩子自卑,更不敢挑战和尝试,心理上更脆弱。

全职妈妈有更多的机会带孩子出去购物。母亲的意图是让孩子睁开眼睛,接触外界的事物,但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很容易沉迷于物质需求。

【/h/】最后,很多全职妈妈觉得家庭教育压力更大,觉得孩子自己带应该会更好,所以希望让孩子多学习。如果做得不好,就会适得其反。

【/h/】在引导孩子玩耍和学习的过程中,育儿的悖论最为明显,而且不限于全职妈妈。任何父母面对的都是同样的陷阱,这个挑战会持续很久。

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我们帮助孩子,教孩子怎么做,但是效果并不好。对孩子来说,这是对他能力的侮辱,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剥夺了他独自探索的乐趣。在成年人眼里,他们努力教书,但孩子不努力学习,他们不能总是做得好。成年人有失败感。于是乎,教不如不教,帮他不如不帮他。

(教育问答)过度教养——多数家长都犯过的错!

我记得我女儿从小就几乎拒绝接受我教她的东西。她摸索着找吃的,上了厕所,穿上了衣服和鞋子,没有经过训练。后来她做得很好。擦桌子,扫地,拧毛巾。我想其他孩子肯定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有时候尊重孩子独立探索的欲望比早点教他更重要。

(教育问答)过度教养——多数家长都犯过的错!

父母希望孩子学着更快地做事,但往往我们的引导就像在电影开头就讲结局,让整件事变得索然无味。

【/h/】综上所述,父母为子女提供物质条件是必要的,但不适当提供物质条件可能更重要;保护是必要的,但有时候不保护更重要;陪伴是必须的,但适度的缺席更重要;教书是必须的,但很多时候,不教书更有意义。

【/h/】我们很容易去关心、帮助、满足孩子,但要知道如何不给这些东西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智慧和意志力。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完美的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做好每一件事,做对每一件事。但事实是:每次我们做得不够或做得不够,孩子都有机会挖掘自己的潜力。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社会学家安妮特·拉里奥(Annette Lario)曾经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过一次长期而深入的家庭调查。她的研究发现,家教的风格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大致可以按阶层分为两类:中产家庭的育儿方式可以称为“协作式培训”,就是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和条件,积极鼓励孩子在多方面发展;贫困家庭往往遵循“自然成长”的策略,父母的责任是照顾他们,主要是让孩子自由成长。

(教育问答)过度教养——多数家长都犯过的错!

【/h/】两种育儿方式的结果差别很大。被“共训”的孩子,往往会要求分享更多的信息,希望能赢得别人的关注。他们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权益为自己获得更大的优势。他们更理解权利的含义,更好的处理高层事件。而“自然成长”的孩子,动手能力强,不爱抱怨,更能创造性地控制自己的时间,独立意识强。

(教育问答)过度教养——多数家长都犯过的错!

【/h/】我觉得,如何协调好这两种育儿方式,把握好施与不施、教与不教的程度,这是我们应该探索和总结的。

其实我相信很多妈妈都很熟悉“过度养育”和“过度保护”的概念,类似的概念我们早就听说过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认为自己所做的是过度保护和过度养育,而是认为自己所做的是孩子所必需和需要的。当我们看了家庭教育成功案例的书,看到作者在讲如何让孩子自主锻炼,我们也会认为我以后也会这么做。

(教育问答)过度教养——多数家长都犯过的错!

育儿悖论的概念提醒我们,不仅仅是一些具体的、过度的行为被归为“过度养育”的范畴,事实是,我们的父母做的很多事情,恰恰相反,都有潜在的积极作用,值得考虑。

【/h/】与其想着我是不是“养多了”,不如这样想:如果我不这样做,我的孩子会得到一些锻炼和收获吗?因为,在当今时代,“过度养育”几乎是通病,教养悖论几乎处处有用。

古人云:“想要孩子的安全,往往需要饥寒三分。”现在,孩子怎么会冻饿呢?

不仅是全职妈妈,所有的父母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是否“教育过度”。


标题:(教育问答)过度教养——多数家长都犯过的错!

地址:http://www.dytyjr.com/new/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