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越来越多的育儿书告诉我们,孩子说“不”是好事,是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信的体现。但是,这种说“不”的精神和勇气,虽然值得父母的保护和鼓励,但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才能既伤害孩子的感情,又赢得他们的合作呢?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老师和家长都知道,和孩子“讨论”可以表示对孩子的尊重,但如果不小心,可能会引发战争。所以,以平等的态度和机智与孩子讨论是必修课。
示例:
最近,马友友收到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带着孩子去外面玩,到时候想继续玩,不想回家,完全不听父母的话,有的孩子会越跑越远,有的甚至会大吵大闹。我该怎么办?
四步:
【/h/】1)在心里,我悄悄的放弃了马上带孩子回家的想法,去找ta给予积极的关注和肯定,提前告诉我下一步该怎么做:“我看到你玩得很开心,很投入,也很爱和孩子玩,你表现的很好。五分钟后,我们将回家吃饭。
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假装没听见,过一会儿去找他,再提醒他。孩子点头的话,时间到了就可以坚定开心的说:“5分钟了,我们回家吃饭吧!再见,滑梯!再见,邦克!明天再来玩吧!”
【/h/】3)为了保证执行效果,必须伴有肢体辅助。父母千万不要说而不做。他们已经教了他们的孩子100次不要做或如何做。还不如从身体上帮助他们。我们可以从后面搂住孩子,轻轻握住孩子的手,帮ta放下玩具,让ta意识到我们是认真的,而不是站在那里等孩子同意。
[德国幼儿园范例]
对孩子来说,身体上的帮助往往比口头上的指导更有效。当孩子吃东西时,他坐在他的腿上。德国老师没有命令孩子坐下,而是和ta聊天,用手帮ta把腿放下。最后他一定要说:“对,腿放下吃饭更舒服。”-这么简洁!
【/h/】再比如,到了睡觉的时候,孩子还在床上蹦来蹦去,家长反复说“要睡觉了”,孩子好像没听见。他越催越激动。那就不说了,直接关灯,同情孩子还不想睡觉的心情。“我知道你还想玩不想睡。”但是说话的时候,用四肢帮助孩子躺下。一旦躺下,母亲就会说话唱歌,孩子就离睡着不远了。
【/h/】注意身体辅助要温柔、缓慢、充满爱心就好。拖来拖去会适得其反,还会伤害孩子的尊严。
4)加强积极行为。这个很重要。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你什么都不说,如果你的孩子犯了错他也不会放过,那我也帮不了你~ ~当孩子配合的和玩具告别,向家的方向走去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谢谢你认真听我说的话,妈妈很开心”或者“谢谢你配合我,让我们能按时回家吃饭”。奶奶做的菜不会凉,大家都觉得开心。”把孩子的合作经历和积极的情绪联系起来。下次再合作也不难。
【/h/】提炼的话,要把孩子的期望讲清楚,提前提醒,表示尊重,让孩子在心理上容易接受,然后给孩子温柔的身体帮助,这样普通孩子就不会有过度的反抗或者哭闹。最后,加强积极行为,防止下次发生。
然而,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比如突然遇到要回家的事情,很着急,没有时间提前通知,耐心等待;或者父母着急,正好这个时候不耐烦。以上方法不适用。我该怎么办?
【/h/】举个上面的例子,说你让孩子回家,ta越跑越远,说明他还是想玩。这个时候你可以追上去和他玩!在追我的过程中,孩子心情很好,哈哈大笑着,然后冲过去抱住了。“哈哈,我抓住你了!”什么都不要说,直接带回家!
[德国幼儿园范例]
【/h/】有一次,我看到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爬到优优幼儿园老师的转椅上。老师坐在很远的地方提醒孩子:“xxx,下来,转椅不能爬,你会不小心摔倒的。”孩子当然不听,有一种反自然的爱。
【/h/】本以为老师会苦口婆心的劝说或者严厉的命令,没想到老师站起来,伸出双手,做出老鹰要来抓小鸡的样子,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到孩子面前(目的是给孩子时间自己做选择),开始挠孩子痒痒!就在孩子笑得合不拢嘴的时候,他趁机把孩子从椅子上抱下来,抱到离椅子很远的地方,然后又给孩子玩了一个玩具,把ta的注意力从椅子上转移开了。
【/h/】看到这一幕,我对德语老师的印象太深刻了。我发现,有时候,没有必要通过命令或说教来要求孩子去做,因为孩子往往不懂道理。当然,我们还是要说明道理,就是要尊重孩子,但是不行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思维,用游戏的方法让孩子去做,这叫游戏力!道理,以后会慢慢明白的。
以上两种策略可以用来处理孩子的“不合作”情绪。但事实上,对于孩子的不合作,“预防”比“应对”更重要。很多孩子的不合作行为都是大人造成的。不信就往下看。
示例:
有一次,该吃饭的时候,我对正在玩玩具的友友说:“我们洗手好吗?我马上要吃饭了。”结果她果断回答“不好”。呃...我只好跟她讲道理:“不洗手吃饭很脏,还会生病……”小女孩不理我的话,说:“我不想洗手”。
看了育儿书才知道。我问孩子:“你愿意洗手吗?”问一些问题,比如“你想涂防晒霜吗?”其实给了她两个选择:是或者不是,既然可以选择,那就期待孩子会选择“不要”。当孩子选择不,而我们无视ta的意愿,坚持让她做我们想做的事,孩子自然会反抗。如果孩子会为自己辩解,她会说:“那你为什么问我?”
所以,对于不能讨论的事情,不要假装民主地询问孩子的意见。这是自找麻烦!直接上第二个策略,直接用肢体辅助做——洗手的时候,告诉孩子该洗手了,然后带ta的手去洗手间;如果要涂防晒霜,赶紧涂在手上,给孩子涂上三两遍。搞定!
但是,如果我犯了以上错误,不小心问了孩子的意见,怎么办?
【/h/】至于上面说不想洗手的例子,我现在就说“我先洗手,洗完手再吃饭。爸爸,过来和我一起洗手!”洗完之后我故意大声说:“爸爸妈妈都洗手了,可以开始吃饭了!今天的菜好香!”吸引优优主动约吃饭,然后告诉她:“好了,吃饭前洗手!”说着领着她去了洗手间。
不小心问错问题找到楼梯的类似例子有:
喝水难
妈妈倒水:宝贝,要喝水吗?宝宝:不要喝酒。
继续犯错:我怎么能不喝水呢?你一整天没喝水了!blablabla....@@...
找准步骤:哦,我要喝了,我渴了!(我后妈风格又来了!??把孩子的水倒进我的杯子里喝是真的,不是假的!)
【/h/】母亲喝酒的时候,孩子过来想喝,就喝完了;如果孩子还说不喝,那就真的不渴。妈妈可以说:“我这里放半杯,渴了自己喝。”
睡午觉很难
妈妈:我们睡午觉好吗?
孩子:不好
继续走错:下午不睡觉应该没精神。blablabla....@@...
找准步骤:那我就睡了!(如果爸爸在家,就说“那我跟爸爸去了!”)
【/h/】下一步预防:直接拿两本绘本给孩子,问:“睡前想听哪一本?”
如果你和其他大人进屋睡觉,孩子一个人会过得更好,那么也许他真的不困。
【/h/】这个方法也适合刷牙,劝你吃饭等。如果孩子说没有,给自己一个台阶下:那我先刷,刷完牙就关灯睡觉;你不吃,我就吃。我就是没吃饱!
有时候,当我们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时,我们也可以用机智和幽默让孩子无话可说。我还记得三年前,我看《爸爸去哪儿3》的时候,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柔轩和父亲邹市明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又累又饿:
柔轩:爸爸,我好饿。
邹爸爸:我也饿了!
柔轩:...(什么都不说,继续前进)
是不是很棒?!快点用吧!想要孩子配合,不需要大吼大叫,不需要牺牲孩子的感情。这是命令威胁和惩罚的诡计!之前马友友写的相关文章可以看看今天的阅读推荐。
标题:(教育问答)孩子爱说“不”,零配合,怎么破?德国幼儿园的这3招太机智→
地址:http://www.dytyjr.com/new/5353.html